CBS 2019
CBSMD教育中心
English

专家访谈

CBS 2019 Insight | Insights into CTO Strategy
发布时间:2019-12-18

针对CTO病变,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生活力、治疗意愿、经济条件、堵塞血管供血范围等作为选择血运重建方式的考虑因素。

Wener认为逆向法属于复杂手术的一部分,在正确器械辅助下,逆向法也是很安全的。CTO的目标手术群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虽然坚信开通CTO可带来获益,然而对其干预的主要目的是对症状的改善,因此CTO的安全性应为症状的改善保驾护航。ISCHEMIACOURAGE两项研究提供的证据建议对有症状的患者开展CTO,虽然现在尚没有证据支持CTO可改善预后,但症状可不再仅需终身服药就可得以缓解。

美、英术者在开通CTO时,更多地追求高效开通,因此在策略和实际操作中,导丝内膜下通过比例略高,这种术式已经有十年的历史,有待进一步改良。日本术者包括一些欧洲术者,尝试开通CTO时导丝从血管真腔通过,以确保支架置入真腔,可最大程度地保护分支动脉。与前者相比可能预后更好。相较于十年前,现在的导丝的可操控性更强,不再总是需要使用dissectional模式。

Werner将高效的CTO理解为最大程度保护血管的同时将辐射、造影剂等风险以及资源利用控制在低水平,此种情况下介入时间多延长一些是没有问题的。尚不曾有研究证实Hybrid法的速度更快。

另外,正向ADR技术的初始设计原理是简化流程,但实际操作中,尤其对于没有经验的术者盲目使用,或者不按照规范操作,会使操作更困难,并发症更多。在处理钙化病变时,在无法锚定远端病变时,ADR都表现出了局限性,有些术者认为有了ADR之后,可以摒弃平行导丝技术,其实也是有失偏颇的。

综合灵活地运用及切换不同CTO技术、并将CTO并发症变为可控,是CTO专家的看家本事。Werner分享了他如何选择侧枝循环、优选何种导丝通过侧枝循环,如何使用微导管经侧支抵达远端CTO病变部位、以及到达远端病变后的技术细节及要点。

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Werner建议每例CTO都应在腔内影像学指导下完成,尤其是左主干、长病变没有腔内影像学无法正确估计血管大小,短病变可参考近端、远端血管估计。术中使用IVUS应关注导丝位置、多导丝相对于真腔和假腔的位置, IVUS可进一步提供策略制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