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 2019
CBSMD教育中心
English

新闻

肺动脉去神经术

2020年5月3日9:30—11:30中国原创技术与您在线相约 CBSMD丨May 03,2020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 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肺血管床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动脉病变,最终引起右室扩张,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恶性肺血管症候群。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肺动脉高压涉及多个学科,与许多常见疾病相关,先天性心脏病、左心衰竭、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家族遗传等疾病都会并发肺动脉高压,被2014年欧美肺动脉高压专题定义为一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疾病。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对于这种致死及致残率高的恶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我国学者陈绍良教授基于交感神经在肺动脉高压中的激活加重及干预改善理论,首先提出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PAH,并坚持近10年的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既往的PADN-1,PADN- I pahse II,及PADN-5研究都初步证实了PADN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性。

5月5日世界肺动脉高压日即将来临之际,陈绍良教授组织国内著名的肺动脉高压领域专家,中国原创技术——肺动脉去神经术的践行者在线授课。“肺腑之言”,敬邀参与。


5月3日 09:30 ~ 11:30 PADN术的发明人及践行者在线授课,扫码直达




与会专家学者介绍

陈绍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原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一层次、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第一批江苏“卫生领军人才、科教强卫工程医学杰出人才、南京市科技功臣、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政府参事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心内科的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冠心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复杂高危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重度钙化病变旋磨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自体骨髓间充质肝细胞移植等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

学术兼职:担任美国心脏病学院专科(FACC)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FSCAI)董事会成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组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一届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周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中国区副主编、《EuroIntervention Journal》、《Stem Cell Research》、《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Asia Intervention Journal》、《EC Pulmonology and Respiratory Medicine》、《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编委。

学术成果:近年来获科技研究成果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为第二、第三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分别为第一、第二完成人),江苏省科技进步奖5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项,面上项目2项;组织国际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参与科技部、863等重大研究项目5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20余部。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9.896(JACC)。2014至2018年连续5年入选“医学”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单篇最高引用达1000余次,为大陆心血管论文被引最多篇次。双对吻挤压术(DK CRUSH术式)被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


辜和平

心内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冠脉介入培训导师。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河南省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1986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医疗系,1992年于河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硕士毕业,2001于德国柏林心脏中心进修学习。主要从事冠脉介入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及起搏治疗等介入诊治工作。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同济科学家、介入心脏学专家、特需门诊专家、心电学专家、国家健康教育专家、分子心脏病学专家、美国卫生研究院博士后、德国埃森心脏中心访问教授、同济医院连续7年十佳核心人才资源奖获得者。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结构心脏病学组组长、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络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100名优秀跨世纪科技人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医药导报等多家杂志编委。

擅长诊治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症、先心病、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及各种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特别擅长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及起搏器技术、分子心脏病学、中西医结合治疗。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开始在中山一院工作,1985年使从事介入性心脏病学研究及临床工作,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及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本校首先开展经导管介入治疗冠心病及风湿性心瓣膜病。熟悉心血管疾病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栓塞、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的常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擅长冠状动脉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

研究方向: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与辅助循环治疗,体外反搏的基础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细胞与分子介入治疗的基础研究,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兼国际学术交流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影像学组成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血管分会EEC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六、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心血管影像学组组长;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副理事长;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中心主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导师及考官;广东省卫生厅心血管介入诊疗准入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介入性心脏病学杂志》、《广东医学》、《岭南心血管病学杂志》编委。



顾虹

医学博士,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小儿心脏内科特聘讲师。

擅长:先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曾经在日本和美国学习工作15年,对儿童心肺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经验。作为推动我国肺动脉高压规范诊治的主要专家之一,在国内最早开展吸入伊洛前列素行心导管检查中的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判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指征。坚持参加各地区的学术会议介绍相关领域的新进展,积极组织线上线下的医生及患者的普及教育活动,推动全国肺动脉高压诊治的发展。承担过多项国内和国际肺动脉高压相关的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和首发基金等)。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合作博导;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十佳”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涵审专家,国科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JAHA, CEPP、JHH、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委;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学报(英文版)等国内外杂志评审专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分会心肺血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西安市心脏学会第二届结构性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常委等。

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20余篇;累积影响因子67.6;参编书籍多部,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市级、校级基金项目共5项;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3项,参与国际研究合作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心肺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院协会外科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心肺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专业导师。

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结构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参与多项国家“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多项肺动脉高压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多次应邀在欧美及亚太地区的国际学术交流相关科研成果。201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一项,实用型专利七项,主编专著1本,副主编专著2本,参编(译)专著7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10余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助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衰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荣获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及“南京市中青年人才”称号。主攻方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治。

张刚成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主任,武汉亚心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硕导。国家卫教委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负责人。

主要从事专业:以结构性心脏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儿童心衰为专业特色,尤其擅长于结构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领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成人和儿童),在湖北省内率先大规模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诊治范围涵盖新生儿到85岁高龄的患者。在国内较早进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内外科镶嵌治疗(杂交手术)、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以及心源性脑卒中的研究和介入治疗。在华中地区最早开展肺动脉高压的专科诊断和治疗研究,建立肺动脉高压及先天性心脏病国家诊疗培训基地。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课题及人才计划项目18项;作为主要研究者(PI)主持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12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8项;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6部,发表文章6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8项。荣获第二届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武汉市3551人才计划。

社会兼职: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心源性卒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外科专委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心肺血管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通讯编委。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获博士学位,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经历。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肺血管病学组成员、主要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诊疗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介入治疗工作。

心病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至德国法兰克福心脏血管介入中心和贝瑟尼医院访问学习一年。在复杂先心病术前诊断,各种先心病、瓣膜病的介入性检查和治疗、各种心脏病所致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的相关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兼任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科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介入放射学杂志》及《介入放射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个人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10余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辽宁省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肺动脉去神经术:现有的证据

中国原创技术肺动脉高压去神经术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



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由陈绍良教授提出,是一种新型微创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利用射频消融术阻断肺血管内膜交感神经,从而降低肺动脉压。这一技术是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开端,更是为广大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新生的曙光”。




01


First-in-Man Study

PADN-1 Phase 1


21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3例接受了PADN手术,另外8例拒绝接受PADN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PADN组患者术后3个月平均肺动脉压显著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明显。PADN-1研究首次证实,在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 IPAH 患者中,PADN 术可改善患者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研究结果于2013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




02


PADN-1 Phase 2


2年后,这项研究的第二阶段结果在《循环:心血管介入》(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公布。对66名接受PADN治疗的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包括Group I、II、IV)患者进行随访,与基线相比,术后12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94m,PADN术后1个月和6个月PAH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7.6%。中位随访652天,10例患者发生PAH相关不良事件,8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死亡。术后1年,患者无PAH相关事件的累计生存率84.8%。

陈绍良教授应邀在ACC2015进行现场报告





03


PADN-5


2019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南京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血管介入治疗》(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sions)发表了PADN-5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98例左心衰合并毛细血管前/后混合型肺动脉高压(CpcPH)患者,随机给予西地那非+假手术治疗和PADN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结果显示,与西地那非药物治疗相比,6个月随访时PADN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肺血管阻力下降,临床恶化发生率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研究结束时,2例发生肺栓塞(西地那非组和PADN组各1例),7例死亡(西地那非组5例,PADN组2例)。该研究显示,PADN可以显著改善CpcP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结局。




04


PADN-CFDA


在研的PADN-CFDA研究是一个多中心、随机、盲法、假手术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PADN术仪器系统应用于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



可以开展PADN术的中心有南京市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有需求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以就近就医。


PADN A,B,C


▲ 1、如何定位肺神经节?

肺动脉神经的定位主要依据前期基础病理研究,发现肺动脉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主肺动脉左侧开口处,临床上主肺动脉左侧开口消融取得的效果也进一步证实,后期针对于肺动脉神经的精准定位研究仍在进一步研究。

▲ 2、如何确认最佳靶点?

目前是根据解剖学定位,相关文献中已有介绍。以后研究方向最好能够功能定位,但目前在肺动脉区域研究较


▲ 3、环状消融是否导致肺动脉狭窄?消融是否盐水灌注?靶位置的选择是否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

我们中心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研究,从未发生肺动脉狭窄。目前我们中心的方法不是盐水灌注。靶位置是解剖定位。


▲ 4、肺动脉去神经术后即刻压力测定受许多因素影响,那么手术是否成功如何判断?成功的标准有哪些?

所有手术都可以有即刻成功标准和长期的疗效标准。这是人为定义的。其中PADN-I、 Phase II定义手术成功的标准是PADN术后即刻平均肺动脉压下降>10mmHg,或较基线下降≥10%,并且没有手术并发症。绝大多数关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临床研究都选择治疗前后6MWD增加值(Δ6MWD) 作为一级终点。Δ6MWD 达到+22.4 m (95% CI, 17.4–27.5 m) 是治疗药物优于安慰剂的阈值,进一步的荟萃分析发现Δ6MWD达到+41.8 m可以显著预测临床事件的降低。


▲ 5、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做完PADN手术压力会不会反弹?

临床上有极少数患者可能有压力再升高,其原因很多,需要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来分析。


▲ 6、产后特发肺高压患者可以做这个手术吗?术后效果如何?压力和阻力大致下降多少?

产后特发肺高压患者可以接受PADN治疗,据我们中心经验,产后特发肺高压患者接受PADN手术总体安全,术后有活动耐量好转情况。


▲ 7、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适合做PADN手术吗?

免疫系统异常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符合目前PADN治疗适应证,前提条件是目前免疫系统情况稳定,炎症无活动表现。如果是正处于活动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肺动脉压升高,还是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再评估。


▲ 8、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适合做PADN手术吗?肺高压有可能痊愈吗?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是PADN获益的一类患者,如果炎症活动原发病不稳定,需先积极治疗原发病。肺高压目前还没有痊愈的方法。


▲ 9、78岁男性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能做PADN手术吗?

年龄本身不是做介入治疗和评估介入效果的绝对因素。但是,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目前开展的PADN研究是针对70周岁以下的患者。


▲ 10、动脉导管未闭年轻患者,右向左分流,口服药物无法降肺动脉压力,能否尝试去神经术为患者争取手术时机?

一般来说存在分流的先心病患者,无论药物还是手术,很难获得持久的血流动学改善,远期预后不理想。


▲ 1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 的发病率如何?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PAH的年发病率为介于2.5-4.0/百万。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IPAH在2018年被收录入罕见病目录,但IPAH在临床并不罕见,尸检的患病率为0.1%~0.2%。国内单中心经验,在PAH患者人群中,约10%为IPAH。


▲ 12、产后特发肺高压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里的占比?

当患肺动脉高压的女性患者怀孕或在怀孕期间新发现肺动脉高压即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简称为妊娠肺动脉高压。妊娠肺动脉高压发病率约为1.1/10万人每年,其中2/3的患者既往有肺动脉高压。而1/3的患者怀孕前无肺动脉高压,怀孕期间发现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13、由股静脉可以做漂浮导管检查吗?漂浮导管到肺动脉末端长度够吗?

可以,且距离肯定是够的。股静脉途径对术者操作导管的水平要求高,手术难度最大,尤其碰到右心房很大,三尖瓣重度反流的患者时。


▲ 14、室缺和房缺对于右心导管测值评估的影响?

室缺和房缺对于右心导管测数值没有影响,右心导管会发现存在室缺和房缺的线索:如各部位的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等。


▲ 15、对于先心病肺高压患者在治疗后按照哪个标准来评估?靶向药物治疗后可以手术吗?

先心病肺高压属于Group1型肺动脉高压,如果靶向药物治疗后,做右心导管检查评估,计算分流量,还是以右向左分流为主,且肺血管阻力大于8wood单位,就没有手术机会了。


▲ 16、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II级,导管肺血管阻力吸氧后11.5,是否有手术指征?

该患者肺血管阻力大于8,没有手术指征。建议加强药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 17、24岁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部分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征,是否还有手术机会?

需要做左、右心导管检查评估,同步测量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如果存在压差(主动脉压大于肺动脉压),必要时试封堵。



肺动脉高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首先,手术适应证和起始治疗策略选择尚无定论。其次是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其严重程度和进展可能超过我们的预期。其三,由于肺血管阻力的轻微升高也可能导致所谓的Fontan衰竭,因此,Fontan手术(肺动脉下心室旷置术)需要明确的讨论、定义和分类。2015年发表在肺血管疾病(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的欧洲儿科肺血管疾病工作组专家共识给出了评估和管理意见。